《闺塾》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闺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闺塾》教案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的情节及人物。
2、分析人物性格及其形成原因。
二、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揣摩情景。
2、培养欣赏古代戏曲语言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了解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扭曲和伤害。
2、体会杜丽娘、春香追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戏曲的能力。
二、难点:从语言中揣摩人物性格,从人物性格中探索社会根源。
教学手段:
1、注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形象。
2、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阅读兴趣,适当拓展文章内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多媒体播放昆曲《游园》选段,引入课文。
“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杜丽娘第一次踏进自家后花园时,看到眼前的“好天气”而叹出的一句词,唱腔婉转动人、曼妙悠然,“烂漫春光下,步步美人归,”让我们跟随这位美人的步伐踏进如诗如梦的《牡丹亭》。
2、让学生上网了解作者汤显祖简介及全剧剧情。
《牡丹亭》属于明代传奇,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作者汤显祖也是一个传奇人物,这个故事既曲折离奇又充满了浪漫色彩,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这里有一个网站,介绍了《牡丹亭》的全剧剧情以及作者汤显祖,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演示
二、研习新课:
1、进入新课,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归纳文章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诵读精彩片段。(分角色朗读更能让学生仔细体味人物性格,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点读精彩片段〔自由朗读后,让个别学生表演朗读精彩片段,一来可以检查预习效果;二来让学生体验戏曲的妙处。〕
4、研讨剧中人物的角色定位:〔在给角色定位时,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并模仿人物有特点的台词〕
5、给出讨论题:
(1)后来有人将这出戏改名为《春香闹学》,很明显其主角就是春香,大家认为这一场戏到底是在写谁?
→ 明写春香,暗写杜丽娘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这一问题的落脚点应在杜丽娘的变化上,文章写春香、写陈最良、写闹学,都是为了写杜丽娘那微妙的心理变化,这才有后面那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要在探讨中让学生领悟到这一点。)
(2)使杜丽娘发生变化的催化剂是那个不为人知的花园,为什么她连自家有后花园都不知道?(引导学生找根源,找人物悲剧的源头。)
(3)杜丽娘在文章最后叹出“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这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丽娘?
(让学生自由发挥,去揣摩杜丽娘的心思,去理解一个长期受着束缚的女子的心怀,去感受人在受到压抑而需要奔放时的蠢蠢欲动。)
三、知识拓展:
1、欣赏昆曲《游园》选段。
2、学唱此段,感受心灵的放飞。
3、自由畅想,体味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
4、介绍几个有关的网站,方便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闺塾》教案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的情节及人物。
2.分析人物性格及其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揣摩情景。
2.培养欣赏古代戏曲语言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了解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扭曲和伤害。
2.体会杜丽娘、春香追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戏曲的能力。
难点:从语言中揣摩人物性格,从人物性格中探索社会根源。
【教学手段】
1.注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形象。
2.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阅读兴趣,适当拓展文章内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多媒体播放昆曲《游园》选段,引入课文。
“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杜丽娘第一次踏进自家后花园时,看到眼前的“好天气”而叹出的一句词,唱腔婉转动人、曼妙悠然,“烂漫春光下,步步美人归,”让我们跟随这位美人的步伐踏进如诗如梦的《牡丹亭》。
2.让学生简介作者汤显祖及全剧剧情。
《牡丹亭》属于明代传奇,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作者汤显祖也是一个传奇人物,这个故事既曲折离奇又充满了浪漫色彩,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请同学简介了《牡丹亭》的全剧剧情以及作者汤显祖。
二、研习新课:
1.进入新课,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归纳文章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诵读精彩片段。
(分角色朗读更能让学生仔细体味人物性格,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点读精彩片段。
(自由朗读后,让个别学生表演朗读精彩片段,一来可以检查预习效果;二来让学生体验戏曲的妙处。)
4.研讨剧中人物的角色定位:
(在给角色定位时,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并模仿人物有特点的台词)
5.给出讨论题:
(1)后来有人将这出戏改名为《春香闹学》,很明显其主角就是春香,大家认为这一场戏到底是在写谁?
→明写春香,暗写杜丽娘(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这一问题的落脚点应在杜丽娘的变化上,文章写春香、写陈最良、写闹学,都是为了写杜丽娘那微妙的心理变化,这才有后面那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要在探讨中让学生领悟到这一点。)
(2)使杜丽娘发生变化的催化剂是那个不为人知的花园,为什么她连自家有后花园都不知道?(引导学生找根源,找人物悲剧的源头。)
(3)杜丽娘在文章最后叹出“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这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丽娘?
(让学生自由发挥,去揣摩杜丽娘的心思,去理解一个长期受着束缚的女子的心怀,去感受人在受到压抑而需要奔放时的蠢蠢欲动。)
三、知识拓展:
1.欣赏昆曲《游园》选段。
2.学唱此段,感受心灵的放飞。
3.自由畅想,体味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性的复苏。
4.介绍两个有关的网站,方便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闺塾》 ……此处隐藏12591个字……的矛盾、淘气的春香与迂腐的陈最良之间的矛盾、杜丽娘平静的外表和激动的内心之间的矛盾等等。几组矛盾在情节上聚焦,便出现了所谓的“闹学”。围绕着讲解诗书这一情节,丫头搅闹,塾师胡闹,春光喧闹,这一切,又促使杜丽娘内心腾闹。2、生动、夸张的细节描写
剧中的很多细节,如陈最良上场时潜玩《毛诗》、讲解《雎鸠》时学雎鸠鸣叫,春香问陈最良“君子”“为甚好好的求他?”,陈最良不识画眉细笔、薛涛笺、鸳鸯砚并“不知足而为屦”,春香要“写个奴婢学夫人”以及领出恭牌离开学堂等等,都很生动。其中的不少细节是夸张的,这与作品的讽刺性密切相关。
3、风趣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剧中的人物语言富于风趣,特别表现在陈最良和春香的说白上。陈最良的话酸腐不堪,总是引人耻笑。春香口无遮拦,她的话则处处充满对陈最良的嘲弄,令人开心大笑。
剧中三个人物的语言各有特色,鲜明地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显示了他们不同的身份地位、文化教养。春香言辞犀利,快人快语;杜丽娘说话不多,含而不露;陈最良则喋喋不休,一本正经,满口酸话。杜丽娘与陈最良的对话,表现了常规的师生关系;她与春香的对话,则表现了两人的主仆兼伙伴的关系。甚至剧中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对话,也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如“(旦)先生万福。(贴)先生少怪!(末)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旦)以后不敢了。(贴)知道了。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
戏文风趣幽默,对白口语化、生活化。“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这是丫环春香故意绕舌利用谐言双关打差。《关雎》中有“在河之洲”句,聪明的春香便将正谐言为“在何知州”,并虚构了一个小姐放鸟高飞的故事。意在调侃陈最良的依注解书,以博一笑;亦有隐笑小姐心不在焉、思春出窍之意。
三、拓展知识
1、定场诗与下场诗
明清传奇每出戏的开头和结尾,皆有角色吟诵的四句韵诗,称作“定场诗”和“下场诗”。这是与元杂剧的一个显著不同。
戏曲舞台受时空条件的限制,为使观众对出场人物有一种直观而鲜明的印象,传奇作品往往采用一些与本出戏情节并非直接有关的艺术手段,“定场诗”即是其一。如本文开头陈最良上场吟的四句诗即是定场诗。
“下场诗”亦称“收场诗”或“落场诗”,多为五、七言绝句,集前人诗句构成,但与原作已少有联系,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境界,具有概括情节设置悬念的作用。
《牡丹亭》的“下场诗”与一般传奇作品比较,突出的特色在于:“下场诗”全用唐诗成句。这在明清传奇中也是很少见的。集句诗既须格律协调音韵和谐,又须预设关物吻合剧情,本身还要构成完美的意境,组诗具有相当高的难度。四句下场唐诗的出处及全诗
也曾飞絮谢家庭,从此风流别有名。
不是向人无处用,一枝愁杀别离情。
——李山甫七绝《柳十首》
风透疏帘月满庭,倚栏无事倍伤情。
烟垂柳带纤腰软,露滴花房怨脸明。
愁逐野云销不尽,情随春浪去难平。
幽窗谩结相思梦,欲化西园蝶未成。
——张泌七律《春夕言怀》
禁钟声尽见栖禽,关塞迢迢故国心。
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
——赵嘏七绝《寄远》
谢家双植本图荣,树老人因地变更。
朱顶鹤知深盖偃,白眉僧见小枝生。
高临月殿秋云影,静入风檐夜雨声。
纵使百年为上寿,绿荫终借暂时行。
——张祜七律《扬川法云寺双桧》
2、“柳絮因风起”典故
谢道韫——东晋诗人,谢安侄女。聪慧有才辩,尝在家遇雪,谢安曰:“何所似也?”其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莫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世称“咏絮才”。
3、关于“思无邪”
孔子在《论语》论《诗经》一书,代表着儒家学派的诗学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经》的总体评价。《论语为政》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原为语助词,无实际意义。但后人亦多释之为“思想”或“意思”之“思”。“邪”,《广韵》云:“不正也。”《正韵》云:“奸思也,佞也。”“思无邪”,出自《诗鲁颂驷》:“思无邪,思马斯徂。”孔子引以论《诗三百》之主旨。故一般认为,若以“思”为语助词,恐不合孔子之意。朱熹《论语集注》云:“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惰性之正而已。”又引程子语曰:“思无邪,诚也。”何宴《论语集解》亦谓之“归于正”者。这都说明“思无邪”之旨,当指《诗》之思想内容、语言音调的中和之美而论,并非专指思想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合乎礼义,要求思想纯正;二是中正和平,强调“文质彬彬”。“思无邪”是中国儒家的诗教传统。
四、课堂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末)听讲:“关关雎鸠”,是个鸟;“关关”,鸟声也。(贴)怎样声儿?(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末)此鸟性喜幽静,在河之洲。(贴)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末)胡说!这是兴。(贴)兴个甚的那?(末)兴者,起也。起那下头。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求他。(贴)为甚好好的求他?(末)多嘴!(旦)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
①文中涉及的三个人物是、、。
②“是了。不是昨天是前天,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这几句表现出了什么语言特点?刻画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
答:语言特点是:。人物性格是:。最良的话表现出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①雎鸠,鸟名。②荇(xìng)菜,水生植物。③流,求取。④思思念。⑤芼(mào),择取。
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②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答:。
③在《闺塾》中也提到了《关雎》这首诗,在陈最良看来,这首诗表了一种什么样的主题?
答:。
答案
1、①陈最良、杜丽娘、春香
②语言特点是:诙谐、幽默
人物性格是:开朗、直爽、伶俐、敢说。
③封建、迂腐。
2、①比兴的手法。
②表现出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③是吟咏“后妃之德”,是“乐得淑女以配君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