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泥人》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捏泥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捏泥人》教案1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旋律和结构,并随A段音乐的节拍表现捏泥人欣赏泥人的动作,体验和表达欢快的情绪。
2。创编泥人造型,感受B段音乐优美舒缓的情绪。
3、在与同伴协作的过程中体验相互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音乐《喜洋洋》。
2、有捏泥人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你们捏过泥人吗?捏泥人要做哪些动作呢?(根据幼儿回答,带幼儿有节奏的说做动作。)
(二)了解音乐《喜洋洋》。
1。捏泥人是件很开心的事,我们为它配上一段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捏泥人的动作吧!(完整欣赏《喜洋洋》音乐)
提问:你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样的感觉?
2。这段音乐共有几段,每段是不是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再次欣赏音乐)
3。分段欣赏,区分AB段的不同。
(三)用捏泥人的动作,配合体会《喜洋洋》乐曲A段音乐的欢快节奏。
1。教师示范做捏泥人动作。边做团搓压捏的动作,边念:团,团,团脑袋;搓,搓,搓胳膊;压,压,压身体;捏,捏,捏手脚。
2、幼儿练习,一起随着音乐节奏做捏泥人的动作。
第一遍:儿歌提示,捏小泥人。
第二遍:捏大泥人。(动作大)
(四)创编泥人造型,随B段音乐用舒缓的动作表现。
1。教师示范泥人造型。(师随B段音乐,与一幼儿合作,捏成泥人小丑)
2。引导幼儿感受造型过程。
3。引导幼儿创编泥人造型。
4。幼儿两两合作,听B段音乐练习。(教师及时用语言提示)
(五)随A段音乐表现欣赏泥人时高兴和赞赏的动作神态。
1、引导幼儿创编欣赏泥人的动作神态。
泥人捏好了,真高兴啊!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和神态来表示高兴来赞赏自己的泥人呢?
2、教师示范表现欣赏泥人的情景。
3。幼儿随音乐表现。
(六)完整表现捏泥人的过程。
1、师随音乐示范一次。
2、幼儿随音乐完整表现。
3、请客人老师合作一次。
(七)谈话小结。
进一步明确音乐《喜洋洋》让人开心,与同伴协作让人开心,希望小朋友把开心和快乐带给更多的朋友。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以喜庆的乐曲贯穿始终,增强了活动氛围。活动一开始我引导幼儿说说做做捏泥人的动作,为下面做游戏做了铺垫。在引导幼儿听音乐做捏泥人的动作时,幼儿的动作比较单调,可能是女生多的原因,有点受拘束。幼儿两两合作的环节是活动高潮,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较高。
《捏泥人》教案2活动背景
“江南一枝花,锡剧顶呱呱”,锡剧是江南文化传承中的一朵艺苑奇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以婉转清丽的唱腔,跌宕起伏、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一代一代的芸芸众生。
月城,古称卧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渊源流长,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尤其是戏曲文化更是独领风骚。在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上,戏曲为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田间小憩,小曲随口唱;夏夜纳凉,胡琴声悠悠;有朋远至,丝竹情深。街头巷尾,不时传来悠扬婉转、高亢嘹亮的曲调,名剧名家家喻户晓。群众的热情参与,领导的热情支持,使月城拥有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小戏之镇”等一系列的荣誉。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地方特色,我园抓住契机,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加大力度,挖掘深度,提升高度,将戏曲教学作为我园的特色活动,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戏曲不仅是成人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孩子钟爱的东西。在儿童那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最原始的、最冲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戏曲活动的雏形——孩子喜爱扮演各种角色,表现各种动作,他们不仅喜爱戏曲,而且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戏曲天性。
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学习运用“紫竹调”说唱《捏泥人》。
2、根据泥人形象创编歌词。
3、增进求知欲与好奇心,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捏泥人学问的兴趣。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泥人、泥人图片
活动过程
1、我们班有个小朋友他特别爱动脑筋,喜欢问为什么,大家都叫他小问号,最近他买了几个泥人,所以他对泥人特别感兴趣,他问我泥人为什么这么有趣、这么漂亮,是怎样做出来的,我一时答不上来,我就知道澄江中心的小朋友都是泥塑、陶艺的专家,所以他拜托我请教你们,请你们告诉我怎样做的。(幼儿回答)
师:我懂了,我回去转告他,他还请我把他的泥人也带来了
2、出示泥人,今天我们就把小问号的泥人和他要问的问题唱到歌里去。
(1)、瞧瞧,猪八戒最会干什么?(自由回答)引出“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齐学八戒怎么吃西瓜)边出示图片。
(2)、八戒扛着钉耙走了,唐僧有来了,唐僧是怎样类的?“捏一个唐僧骑大马”。
(3)、西天取经中,有一个人最辛苦,谁呀?(沙和尚)“捏一个沙和尚挑着箩”
(4)、大师兄来了,他有着什么本领?引出“捏一个孙悟空变戏法”(集体练习)
3、师与幼儿完整练习
4、师:你们编的真棒,捏泥人的学问可真不少,我呀忍不住来唱一唱,你们听老师还把小问号的问题也唱进去了。
5、提问:这里的调子你听过吗?是什么调?(紫竹调)对了,紫竹调是我们锡剧里的,那你听到歌里唱的和说的有什么不同?(说的地方用普通话,唱的地方用方言)
6、师:刚才老师唱了些什么?(幼儿回答)
(1)、轻轻地跟老师练习
(2)、真棒,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已经会了,我们大声地来唱一唱。
(3)、男、女小朋友分别说和唱。
7、 师:小问号要把泥人送给我们,但他有个条件,谁能边唱边做动作,他就送给谁(要求用戏曲动作)
(1)、全体幼儿边唱边自由表演,女小朋友唱,男小朋友说。
(2)、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
8、师:刚才老师发现很多客人老师也会唱了,我们一起找一位客人老师向他们挑战,比 ……此处隐藏4961个字……分体块捏塑人物的头部、身躯、双腿和双臂,并将它们黏结起来。黏结的方法有几种。我们可以把头这样用牙签串接上去,按紧;用笔在肩膀旁边戳一个洞,再把胳膊放进去,捏紧。我们还可以这样挼出另一只胳膊;用泥刀在身体下面切一刀,分出两条腿来,挼一挼。这样省去了黏结,而且,比较牢固。
老师的小泥人做好了。同学们,你们看清楚了吗?赶快,跟老师一样,先做个泥人的初坯,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学生动手做。)让你们的小泥人像老师的小泥人一样能站起来或是坐下去……
好,一分钟时间到,停!噢,大多数同学的小泥人有的站起来,有的做下去了。你们都非常了不起。知道吗?刚才你们在捏泥人的过程中掌握了许多捏泥人的技法。比如说:搓一搓啊,捏一捏啊。那么,捏一个泥人到底有多少中技法呢?(点课件)大家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和刚才的动手经验互相交流一下再告诉我。(学生互相讨论。)谁来告诉我,你知道哪几种?(点学生说。)捏一个泥人的技法的确有很多,(课件归纳技法:揉、搓、捏、按、接等。)但老师想告诉你,你们可以选择其中你认为合适的几种技法,运用到你捏泥人的过程中去就可以了,而且还有很多技法是我们大家可以自己来创造的。在这么多的技法中,老师有一种技法是要着重向大家介绍的,那就是“扳”。(课件出示并强调“扳”。)扳什么呢?(投影仪演示)。那就是扳动小泥人的头、腰、四肢。小泥人的动态就会发生变化。不信啊,你们先试试。选择一个有趣的动作,告诉我。试一试,看看你的小泥人有没有发生变化(点名说,表演)。的确是通过这一扳啊,大家的小泥人都发生了变化了,比刚才只会站着或坐着的小泥人生动多了!
三、了解泥人历史,欣赏泥人作品,掌握泥人制作过程。
老师觉得学习技法虽然很重要,但了解一下泥塑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捏塑泥人作品。现在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走进历史,领略一下大师们的精湛技艺。(边点课件演示边做解说)中国泥塑艺术早在原始社会的阿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出示课件图片)据专家考证,这是春秋早期的珍贵文物。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约在公元前475年后,秦汉雕塑出现了浑厚、朴拙、流动的风格。(出示课件图片)像《秦始皇兵马俑》。两汉以后,由于佛教的传入,人们因向往乐土而大兴寺院和石窟,于是出现了佛崖。(出示课件图片)公元7~9世纪的隋唐时代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敦煌、麦积山的泥塑大佛,唐十八陵石刻,洛阳龙门石佛都体现了精美的艺术造型。从五代十国一直到清末,随着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逐渐走向世俗化。晚清时期,泥彩塑及小型雕塑开始兴起。(出示课件图片)于是就有了……它们走进人间,走进家庭。那种人间的神化,那种超群脱俗、高雅华逸的贵族气派,变得平易近人和通俗易懂。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有什么感想呢?(点名说)老是跟你一样有同感,为咱们国家有这么优秀的民间艺术而感到骄傲。我们在一起来看看大师们的作品,看看他们的作品由哪些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课件欣赏)艺人们在泥塑过程中人物表情动态的构思都花了不少心思,这正是我们爱学习的好方法。有一些和你们一样的学生朋友,他们捏的作品我们可能会更喜欢,一起看看!(课件展示)哎呀,这个作品是老师最喜欢的,你喜欢吗?告诉我你喜欢它什么?这是XXX,你知道这个XXX是怎样做起来的吗?想不想看?(课件演示)看了这小泥人的分歩图解,对你的小泥人创作有了一些启发。许许多多的小泥人有了共同的主题,都放在一起,会变得更有意思。比如说这些玩开火车游戏的小朋友(课件出示)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他们的方法,老师也给你们一个题目:那就是愉快的课余生活。(课件出示)课余生活有很多啊,同学们现在可以小组互相商量一下,待会儿告诉我。(版贴)……商量好了吗?那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个泥人制作需要哪几步。首先是做出外形,每个小朋友都有了,然后刻画一个生动的动态,最后要装饰细节,使你的泥人样品变得更加出色。(老师说板书)我知道有很多同学想告诉我你又怎样的课余生活。待会儿用泥塑作品来告诉我,好不好?同台小组分好工,注意合作好。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学生创作)
四、学生创作,师巡导
(可见一直播放泥人制作分布。师拍照好的,有特色的作品)
五、展示、谈感想
好,请同学们把手里捏的小泥人先停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刚才,在你们捏的过程当中,老师拍下来了一些图片。(载波发布功能)先看一下,看看哪个是你的作品。非常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内……(作者介绍作品)很有立体感,非常好……这刻画可是你创造的哦,我们没有这个方法。大家鼓励他一下(掌声)其他同学对他的作品有没有感想(他评)
六、总结
老是觉得大家的小泥人都捏得很精彩。这节课同学们是不是玩的很开心,也很有收获?老师给你们的小泥人总结了一下(课件出示:小泥人的艺术特色;形象生动夸张;装饰多样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好了,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大家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保持座位的干净整洁,下课!
七、板书设计
捏泥人
1、捏出外形
泥人的制作{ 2、刻画动态
3、装饰细节
《捏泥人》教案91. 学习用团圆和连接的方法塑造出泥人的基本形象。
2. 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初步掌握制作的技巧.
3. 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
1. 五彩橡皮泥泥工板、半截火柴棒每位幼儿人手一份
2. 用雪碧瓶等材料围合制作的"泥人娃娃乐园"。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猜一猜它是谁
二、基本部分
教师出示泥人引起幼儿兴趣。
1. 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它吗
2. 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泥人
教师边提问边示范制作泥人的方法。
1. 泥人的头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
2. 泥人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身体上有什么
3. 想一想怎样将泥人的头和身体连在一起
步骤:
将黄色橡皮泥先分成三份各色橡皮泥各准备一点取黄色橡皮泥中的一份团圆作为人的头;
用另一半黄色橡皮泥中的一点作为人的两只耳朵连在人的头上;
用黑色橡皮泥搓两个小圆压扁作为眼睛放在脸上再
用黄色橡皮泥压扁作为人的鼻子;
再用红色橡皮泥压扁作为人的鼻子;
用粉红色橡皮泥搓成椭圆形作为人的身体将黄色分
成四份搓长连在身体上作为人的四肢;
最后再用火柴棒将头部与身体连起来。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师:泥人娃娃一个人感到很孤独没有朋友玩小朋友请你们帮帮泥人娃娃吧用橡皮泥做许多泥人娃娃好吗?
三、 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的作品建立娃娃乐园。
教师我们把小泥人都送到娃娃乐园吧!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娃娃乐园请幼儿像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泥人娃娃,教师对幼儿的制作 活动 表示赞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