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言的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语言的教学计划1幼儿语言的教学目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背会几首诗,会讲几个故事,会念几首儿歌,而是通过这些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还有想象力和朗读能力,并且通过对诗、故事和儿歌感悟中受到思想教育。为了使幼儿在本学期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前班有学生 51 人,男生有28 人,女生有23人。多数学生都是八岁幼儿,有一小部分七岁幼儿。学生天真浪漫,聪明好动,但由于独生子女个性都非常强,自制力都很差,但经过上半年一学期的教育,经过努力培养和训练,有了很大进步,本学期准备加大教育力度,增强孩子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幼儿养成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初步懂得教学常规,遵守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来发展自己。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1、培养幼儿发音准确,清楚,说话连贯、完整。
2、发展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态度和良好习惯。
3、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倾听能力,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4、培养创新、竞赛和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
5、发展早期阅读及提前书写的兴趣和能力。
6、渗透培养诚实、勇敢,不骄傲自满等思想教育。
三、教材分析
教材以生动形象的图画为主,体裁以散文、诗歌、儿歌、绕口令、故事为主。共有32篇课文,其中培养幼儿讲述能力:《有最高兴的一件事》、《猴子过河》、《狐假虎威》、《小山羊对不起》;培养幼儿复述能力:《打破了碟子》、《巴拉根仓的故事》、《送你一把伞》、《重要电话》;培养幼儿朗读能力:《绕口令》、《春天》、《摇篮》、《公园里》;培养幼儿语言组织能力:《看图说句》、《看图说动词》、《扩句练习》、《对着说》、《续编故事》、《看图编儿歌》。
四、落实教学任务提高质量的措施
幼儿的特点是在随意中对喜爱的事物易于感知、记忆,开展积极地思维和想象,因此本学期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知兴趣,选择幼儿易于感知的内容来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指导幼儿欣赏,促进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在培养时要启发幼儿围绕主题展开联想,锻炼幼儿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2、启发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善于引导幼儿开展创造性的想象活动。
4、重视德育培养。
五、德育渗透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除了继续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外,还需要培养幼儿诚实勇敢的品质,做错事要勇于改过,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骄傲自满的品质,同时激发幼儿爱学校爱老师,爱上学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各种德育的培养。
六、课外活动的安排
1、通过"比一比,看一看"提高幼儿的书写能力。
2、通过比"谁是小能手"让每一名幼儿都参与说话训练。
3、通过比赛背诵儿歌、诗歌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及积累词汇量。
语言的教学计划2一、班况分析
本班共有幼儿25人,其中男15人,女10人,幼儿年龄小,都是新入园,对园内环境及常规都比较陌生,针对本班情况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从一点一滴抓起,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活泼开朗,勇敢坚强的性格.
二、教育目标
1、培养倾听行为
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喜欢与同伴交流,愿意在集体目前讲话。
2、发展表述行为
表述是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行为。
3、欣赏文学作品行为
喜欢欣赏文学作品,愿意参加文学活动,对文学作品语言感兴趣。
4、早期阅读行为培养
小班早期阅读目标是:喜欢看书,知道看书的基本方法,能初步看懂单幅图画书的主要内容。
三、教育内容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能力。
3、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四、语言实施策略
1、操作与游戏
小班上学期,尤其是学期初,所选择作品很多是手指儿歌,一边玩手指游戏,边学儿歌做动作,便于掌握儿歌内容,同时增加趣味性。
2、谈话与讲述
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比较低,对故事情节,作品主题理解会出现困难,集体讨论等方式能够加强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3、戏剧表演
幼儿学习文学作品,还可以通过戏剧表演来感知理解和表达作品,来感受表演的愉悦,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
4、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书
有些作品适合进行阅读前识字,并通过这种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知。
五、课时安排
1、大拇歌
2、小兔乖乖
3、拉大锯
4、许多许多刺
5、虫虫飞
6、小花狗与大石头
7、点点爱去幼儿园
8、拔萝卜
9、小板凳歪歪
10、小兔踩蘑菇
11、月亮月亮巴巴
12、小蛇多多
13、秋妈妈与果娃娃
14、逗蚂蚁
15、七彩象
16、灰灰先生
17、灰灰先生
18、一起睡着了
19、自己走
20、追呀追
语言的教学计划3一、现状分析
优点:本班孩子接触的语言活动类型有:童话故事、听说游戏、谈话活动、讲述活动、诗歌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并且爱说、喜欢说,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缺点:本班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同伴和老师交流时喜欢插嘴,部分孩子的词汇量较局限。
二、教学目标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能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习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2)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习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
(3)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 ……此处隐藏8157个字……的语言教学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的完成,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还是时常不能安静地倾听同伴或老师说的话;听故事的时候不能安静地听,常常会说一些与当前无关的话题或做一些小动作,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本学期我们针对幼儿的发展,着重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以往我们以是注重幼儿学会倾听,让幼儿倾听教师的言语指令,却忽视了自己去倾听孩子的表达。
为了让幼儿能较快的学会倾听的本领,一方面我们班的老师从自身做起,做幼儿的主要倾听者,因为在幼儿园,老师是孩子们的主要倾听者,孩子有什么事都喜欢和教师说。另一方面,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语言材料。如生动有趣的故事,琅琅上口的儿歌,并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如听故事,做表演,朗诵……。一个学期下来,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语言教学上我们注重和孩子一起阅读图书,反复跟孩子讲重复的故事内容,给孩子听一些配乐的的儿歌,帮助幼儿记忆一些儿歌,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在集体面前念儿歌或做自我介绍,在日常生活中用普通话与孩子们多交流,及时纠正和指导发音不准以及用词不当、语言不连贯的孩子,
将一些玩偶、布娃娃放在活动区,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与娃娃们聊天。在活动中,我们着重培养幼儿大胆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大方的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引导幼儿会根据语言的指令连续行动或完成一项任务,能够听出一段话或一篇作品的主要意思,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和学习复述简单的故事。
在欣赏文学作品方面,注重幼儿在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想象作品所描述的情景。为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教育幼儿爱护读本,再认识封面、封底及页码,很快孩子们能逐页的看图书了,独立阅读能力也明显的提高了。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创设各种谈话活动,及听说游戏,鼓励幼儿主动用语言与别人交往,乐于当众讲话,说话时自然大方。班上绝大多数的幼儿都可以做到,对于班里个别不愿大胆的在集体前讲话的幼儿,我们通过后阶段的日常活动引导,让他们多与其他幼儿交往,并鼓励她大胆的将自己的愿望将出来;并通过班级朗诵儿歌比赛等方式来培养他们大胆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不懈努力,孩子们的语言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下学期我们还会继续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教育教学方面的尝试,在实施中好的方面加以发扬,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争取取得更好的成效。
语言的教学计划14一.活动目标
1.通过动动小身体,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能用动作表现词汇:眨一眨、闻一闻、嚼一嚼。
二.活动准备
1.会眨眼的布娃娃一个。
2.教学挂图。
三.活动过程
1.出示会眨眼的布娃娃。
师:请小朋友观察布娃娃哪个部位在动呢?怎样动?
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的身体中哪个部位也会在动、也会跳舞呢?
2.出示挂图。
引导幼儿看看、再次说说、挂图中小朋友的身体哪个部位在跳舞,并邀请小朋友配上动作表现出来。
3.欣赏儿歌。
教师完整的朗诵儿歌。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好听的儿歌《我的身体会跳舞》。请欣赏!
4.学习儿歌。
(1)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师:这一回,我请小朋友一起来表演。
(2)请幼儿配上肢体动作表现儿歌内容。(重点引导幼儿表现“眨一眨”“闻一闻”“嚼一嚼”。)
师:这回老师的要求不一样哦,我们要加上我们美美的动作一起来朗读这首儿歌。
5.幼儿分组表演。
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和了解到身体中的哪个部位会跳舞。回家后,请小朋友考考爸爸妈妈,好不好?
附:我的身体会跳舞
眼睛眼睛眨一眨,
鼻子鼻子闻一闻,
嘴巴嘴巴嚼一嚼,
小手小手拍一拍,
屁股屁股扭一扭,
我的身体会跳舞。
语言的教学计划15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中产阶级的孩子年龄层次不同,语言能力差异很大。有些孩子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清楚地解释事情,但有些幼儿园不愿意表达,他们的语言中有轻微的口吃和大舌头。为了让孩子的语言更好的发展,这学期我通过学说话、学儿歌、讲故事等多种形式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训练孩子发音清晰正确,学会说普通话。进一步丰富儿童词汇,发展儿童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这个班孩子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计划:
二、教学目标:
1、积极用语言与人交流,大胆使用词汇,体会语言交流对自己的意义。
2.愿意表达各种感受和想法,喜欢探究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3.喜欢看书,可以从读书活动中体验快乐,知道周围的环境在变化,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愿意和别人交流感情,爱惜书籍,懂故事。
4.重复故事,继续故事,学会抄故事,引导孩子知道页码。
5.通过书籍、电视、广播、口头交流等方式,引导孩子了解很多国家环境造成的危害,知道我们应该从小保护自己的家园。
三.具体措施:
1.丰富词汇,让他们掌握和使用更多的词汇,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2.要求孩子养成在表达故事前仔细观察画面的习惯,积极倾听别人的故事,发现异同,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3.让孩子专心,耐心听别人说话。愿意与同龄人交流,能够在群体面前大方的说话,说学普通话,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
4.要求孩子继续学习普通话,在游园活动中与老师或孩子交谈。都强调孩子用普通话说话,孩子说话更注重语音语调的正确性,发现发音错误马上纠正发音。
具体日程:
第二周:灯谣(儿歌)我爱自然(故事)
第三周:我是家里的小主人(儿歌)系鞋带(故事)
第四周:寻找幸福的兔子(故事)家是什么(散文)
第五周:竹篱和牵牛花(故事)画妈妈(故事)
第六周:春天的电话(故事)小乌龟找家(故事)
第七周:春天的秘密(诗歌)琪琪的椅子(故事)
第八周:春雨的颜色(散文)雷爸爸在敲门(儿歌)
第九周:说反转(儿歌)巴德(散文)
第十周:圆圆和芳芳(故事)一棵树(故事)
第11周:蓝车(故事)大草帽(故事)
第12周:鸟王请客(诗歌)小喜鹊的权利(故事)
第十三周:鹅考上邮差(故事)白云枕(故事)
第14周:爱情小屋(故事)参观小企鹅的家(故事)
第15周:快乐小屋(诗歌)搬家(故事)
第16周:雨后我们的节日(诗歌)(故事)
第17周:小猴魔(故事)冯阿姨的脚印(故事)
第18周:绿荫(故事)夏日歌曲(诗歌)
第19周:夏天像一个绿色的洋娃娃(儿歌)。桃子熟了(儿歌)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