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读后感

时间:2024-09-23 21:18:10
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浮士德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浮士德读后感1

《浮士德》是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完成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一部悲剧,一共花费了歌德近60年的时间去创作与完成。其内容涉及范围非常的广泛,兼有政治,社会,历史,神学,哲学,美学,文学,音乐等众多领域的内容,从这部作品当中,可以窥见欧洲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将近3XX年的思想历史轨迹。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的相关浮士德的民间传说,传说浮士德是个炼金术士和魔术师,他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从而交换世间的权力,知识和享受,条件是他将在死后灵魂归魔鬼所有。

这部作品的故事从" 天上序幕“开始。上帝和魔鬼争论人性的善恶。魔鬼认为人是情欲的奴隶,是可以困惑终生,永远受苦,走向堕落的。而上帝则坚持相信人虽然会受到模糊事体的`冲动驱使,会犯下许多的过失,但最终会走上真理的道路。

于是上帝和魔鬼下了赌约,由此开始,浮士德追求真理的生命的旅程从此翻开了首页。浮士德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博士,博览群书,可以说学富五车了,钻研各类问题,但在其一生追求当中,他并没有得到满足。他精神上面临着种种问题,认为所处的生活苦闷,厌烦。于是他寻求帮助,渴望得到更深的知识等等,但是他用法找来的虚构并没有办法,就想到用毒酒终了一生,当酒杯接近他的嘴唇的时候,复活节的钟声响了。他待会的够变成了人样,与浮士德定下了契约。约定,梅菲斯特可以满足浮士德的所有条件,但是,当浮士德在享受得到满足时,说出“停一停吧,你真美丽!”浮士德便结束了生命,同时灵魂交给了魔鬼。

魔鬼发挥他的独特法力,带浮士德来到了某个酒店,见到了一大群人在饮酒作乐,浮士德也参加了进去,梅菲斯特了解浮士德的心态,于是他带他到炼丹房,给了他磨汤,于是浮士德变得年轻,进而与甘泪卿进行了追逐。最终浮士德与甘泪卿定格了一个永恒。甘泪卿到死还念着浮士德的名字,以表示其爱不泯。

浮士德在甘泪卿死后很内疚,自责,行尸走肉,在一群花妖的帮助下恢复了活力。

在看到了海伦的美丽后,他便在魔法的帮助下接近了海伦,开始了恋情,可是,好景不长,经历丧子之痛,他的浪漫梦想又破灭了。几度遭遇之后,他想干一番大事业,雄心壮志的开始了为民造福的理想,可是,自责魔鬼侵袭了他,使他双目失明。在魔鬼手下挖墓时,其声音像是在实现它的理想,于是说了'’停一停吧,你真美!“后就到下了。但最终本该归于魔鬼的灵魂却被天使带回天堂。

这部作品内容简直可说千变万化,洋洋大观,思维逻辑比较怪异。浮士德经历了三个阶段,终于还是灵魂回归天堂。从学习,政治,理想,一步一个跨越,即使魔鬼洞察他的一切,了解他的需求,可还是无法到达他的灵魂深处,最终他还是走上正道。

读了这部作品,可以学习到应该从四面八方来解读作品。里面的注释都解释了当时的一些历史发展状况,在特殊的条件影响下,才可以成就特殊的伟大作品,优秀的作品凝结了社会的整个轮廓缩影。浮士德一生没有停止在追求的步伐,虽然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挫折,,即使心力交瘁,还是不会满足,不会就这样让追求干涸。

我觉得这就是人生的一种状态,本来就向着更高的要求发展,向着理想现状看齐,在满足的空间中,即使被诱惑,也是一时的,最终将烟消云散,纵使过错了,但追求的更高要求真确与存在,还是会用不止息的努力与奋斗,以人的能动力去认知人生,去追求应该有的生命的理想高度。

《浮士德》看完了,思维还在活跃,因为其中确实还有很多不理解的东西与细节,其中魔鬼的力量到底代表着什么,浮士德的死亡又是因为什么?在怎样的一种,作者才完成了这部这么穿越时空的高深度的作品?

浮浮沉沉是人生,欲望算不算魔鬼呢?最后还是要沿着正道的方向前进.....

浮士德读后感2

靡非斯陀为了诱惑浮士德,采用了“美人计”的方法以达到其目的,用心极为险恶。浮士德返老还童后,因年轻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作祟,被葛丽卿的美貌与纯洁美好的性格无可救药地吸引,故而陷入了爱河。他自己知道不能抵挡这种诱惑的代价,心甘情愿的被其俘虏。葛丽卿也没有清楚地看透浮士德盲目爱情背后的真正意图所在,被一时的冲动所左右,最终害的自己身死,害得家人也受连累,为了所谓的爱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里面纵然有世事人情的偏见不公,浮士德和葛丽卿自身的原因也是不容忽略的。

人总有理性和感性的两面。感性的一面使我们有七情六欲,喜怒悲欢,来体味人间种种,春夏时节草木丰茂,我们会心情舒畅,怡然自乐,秋冬寒凉,万物萧条,我们又会哀其伤逝,凄凄切切;这是我们感情丰富好的一面,使我们不至于像冷冰冰的机器一样,冷血无情。但是,不容我们否认,感性的我们会在重大问题的判断上出现严重偏差,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的严重性,不能做出更有长远意义的决定,甚至更有甚者,任凭感性的自己随心所欲,最后反而落得一个惨痛的结局。如果只有理性呢?工厂里的机器是完全理性的,每一个指令的执行如果不出现逻辑上的偏差故障,理论上讲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还有战场上每一个命令的下达与执行必须是彻底贯彻的,否则,就会导致一场战斗的失败甚至是战争的失败。这是理性的优势所在,直接,高效。但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很多,机器无法感受人的喜怒哀乐的美好,人又如何能在鲜活生命逝去的无情战斗中保持无动于衷?同样的,我理解浮士德和葛丽卿的缺憾爱情美好的一面,同时又为他们不理智而感到深深的惋惜。

葛丽卿的未来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和一个平凡的男人结婚、生子、享受天伦之乐,这样有忧有虑但平安无事地生活下去,浮士德也可以理智地引导她,以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生经验给予葛丽卿更完善的人生体验,然而浮士德的感性战胜了理性,打开了悲剧的序章。在宫崎骏先生的《鲁邦三世之古城之谜》这部影片的最后,被解救的公主想要追随鲁邦三世,同他一起浪迹天涯,鲁邦三世忍住了想要拥抱公主的双手,轻轻地吻了公主的额头,他按捺住心里的不舍,他知道,公主舍弃了高贵的身份同他一起步入那个黑暗的深渊对公主意味着什么,这是残忍,也是善良。浮士德对葛丽卿的爱,看似是情之所至,实则是掺杂了欲望的因素,故而不是彻底纯粹的爱情,正是这一丝欲火,烧掉了浮士德的'理智——他的理智告诉他不能以占有为目的。葛丽卿作为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沉浸在爱河中不能自拔,最终失去了自我的主见,完全依附于浮士德,一味地听之任之,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害死了她的哥哥和母亲,使人一声哀叹。但凡她没有被疯狂的爱欲吞噬了理智,独立自主地思考与浮士德的感情以及未来的规划,我想她也决不会愚蠢的依从浮士德,她也一样可以幸福平淡的生活下去。我们很多早恋的学生们最容易被所谓的爱情左右,把大好的光阴浪费在看似是爱情实则欲望占主导因素的感情上,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不愿意看到的孩子们的悲剧。由此可见,盲目的,放纵的爱情是非常危险的,它就是慢性毒药,最终害了两人,如我们的浮士德和葛丽卿一般。而与此相反,相互促进的、理智的、积极向上的、克制而非盲目的爱情,则有助于两人的成长,为了彼此而成为更优秀的人,相互扶持、鼓励,少一些自私,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为了两人未来的美好生活共同努力。战胜了自己的欲望,驾驭住自己的情感,才能真正享受到爱情甜蜜的滋味。正如培根所言:夫妇之爱,使人类蕃滋;朋友之爱,使人完善;但是无度的淫爱则使人败坏并卑贱焉。

浮士德读后感3

假如浮士德博士的旅行是由地狱到天堂的旅行,那让我们看看地狱炼狱天堂都有什么。

、地狱

“人类只有透过种种磨练和考验才能通往胜利的彼岸。”浮士德的社会就是歌德的社会。歌德在文学、绘画、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用心奔走,并在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成就了思想的高度与深度。歌德的社会封建专制摧残人性,作品中,浮士德“枯守这个牢笼,塞满大堆书本,被蠹虫咬、被灰尘笼罩。”与世隔绝的钻研却不能发现知识对改造生活的用处;少女玛加蕾特饱受等级观念毒害,对浮士德尊称之为“小姐”(贵族女士才能拥有的称号)而惊奇;一群青年甚至学生在酒吧里唱着粗俗的歌;教会对未婚生子的女性极度不公的惩罚。而人间地狱的另一部分则是人性的欲望与罪恶。

恶行者、伪善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听!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浮士德因为爱欲而酿成感情杯具;对腐朽王朝、虚幻世界的执着终究化为泡影。达尔丢夫敢于在神明面前犯罪最终下场不善。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最终难逃惩罚??这些小说人物都取材于现实,具有典型性和客观性,而作者对其加工处理不仅仅是增添小说的可读性也是对世人敲响警钟!再次让已惴惴不安的'恶行者心惊。

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贪官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心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因为嫉妒而道人是非的长舌妇会因心胸狭窄失去朋友孤独一生??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则刀锯。“善恶在一念之间,存善念则化为天堂善神,存恶念则化为地狱恶鬼。”意大利人文主义诗人但丁也讽刺作恶者“形状多么狰狞,姿态多么凶恶。”而那些迫切期望灵魂救赎的作家、艺术家则“总能把人类最深处的劣根性表此刻作品中。”

二、炼狱

炼狱象征苦难,象征忏悔。天堂象征救赎——这是基督教永恒的主题。炼狱中的忏悔指人的一念,善念恶念,天堂地狱。“神啊,救救我吧。”看到天堂的光辉,美梦将会成真!地狱恶鬼又再哀嚎,听得我心碎心惊,拖住我的脚想让我沉沦,而我却渴望自由的翱翔,向往天堂的晨光!

浮士德的爱、政治理想以及艺术理想破灭后开始反思,决心脚踏实地的建立一个理想的自由国度。而歌德也透过“世俗人”(《浮》中歌德的自比)与“虔诚的信徒”(《浮》中指伪善者)、教条主义者、唯心主义者、实在论者(均为浮中人物)等对人生观的探讨,思想进一步深化。电影《美梦成真》炼狱部分也多描述主角对过去的反思。我想现实生活中的闭门思过、“在祖先牌位前悔过也多少点炼狱情结吧,而西方心理学中的内心自省也缘于此。

三、天堂

在宗教世界,能令人佩服的唯有地藏王菩萨与观世音。两位菩萨皆因渡救世人而放下成佛。地狱万恶,地藏王以一颗慈悲心与恶鬼同下十八层地狱,永受轮回之苦,更许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神圣的天穹在众神的光辉中响起天籁,天使清唱万福玛丽亚;等待新生,用最虔诚的笑意祝福这伟大的新生。

浮士德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造福百姓,造就了和平王国。真诚的忏悔与巨大的收获让浮士德没有遗憾,最后荣升天堂。歌德也穷尽一生将他的思想完善,表达在作品中,寄予了他期望国家统一、反抗封建社会与教会的理想,激励后世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歌德对国家对人性的关怀的确影响我们,他用六十年的光阴证明人经过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智者。至于地狱、天堂等是人生的一个个思想过程,是信仰。而信仰的缺失、后现代主义的无所谓观念让我们迷失。庆幸的是还有许多《浮士德》似的作品,还有许多歌德似的人物激励我们自信自强。

《浮士德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